当前位置: 首页->最新消息->正文

【资讯】广西民族大学举行“数字教育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”交流会

发布日期:2024年05月27日 16:35   点击次数:


来源:大学生通讯社 记者:谭舒元 实习记者:刘健鸿 欧鑫怡 摄影:谭舒元

【大学生通讯社报道】5月24日,由广西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、广西高教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、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,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的“数字教育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”交流会,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图书馆13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、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凌,广西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、广西高教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承就,广西高教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、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启军及广西民大图书馆各位领导、高等教育出版社代表、广西40多所高校图书馆代表等一百多人与会。

(朱颖致辞)

陈凌作了《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未来学习中心建设——高校图书馆发展漫谈》的报告。他分析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的宏观环境,围绕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、数智时代的未来人才培养、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思考等四个方面,为高校图书馆指明转型发展新方向。他表示,在数智时代背景下,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各种能力和素养,尤其是数字素养和以内生性学习热情为基础的终身学习能力,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积极参与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工作,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及场地环境,打造面向学生的智慧化个性化学习新空间。同时与教学、学工、信息化等部门协同开展工作,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学习革命。

(陈凌)

王承就作了《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思考》展开报告。一是明确图书馆自身定位,强化图书馆与学习之间的联系,坚持在图书馆以文献中心为立身之本的前提下,发挥新的作为学习中心的重要作用。二是统筹整合图书馆与未来学习中心,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和扩展未来学习者的需求。三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需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,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,并与各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。他表明,在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的过程中,应以学生为中心,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,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,逐步推进建设。

(王承就)

李启军作了《地方院校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探索——以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》的报告。他首先梳理了图书馆发展从“传统图书馆”到“数字图书馆”走向“智慧图书馆”的几次转型。其次,提出正是基于智慧图书馆建设,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率先探索“学习中心”实为“未来学习中心”的建设,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正是意识到提高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自主学习、终身学习、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的紧迫性,启动了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的规划。不是依托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来发展智慧图书馆,而是依托智慧图书馆建设,开发“未来学习中心”。手段和目的不能搞颠倒。再次,他着重分享了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积极探索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的做法和思路。他认为,一是广西民大图书馆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从“学习中心”向“未来学习中心”转化的必然性;二是广西民大图书馆人明确了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努力建设智慧图书馆,为未来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、深度学习、以致终身学习提供智慧化服务,包括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支撑;三是广西民大人根据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功能需要合理利用、改造图书馆空间。最后他指出,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的难点不是软硬件的改造升级,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!

(李启军)

另外,高等教育出版社欧秀花、胡水清、田彬分别作了《本地化专业服务,助力高校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》、《优质文献资源,助力高校未来学习中心建设》、《数字出版与数字资源服务》报告。

(胡水清)

(欧秀花)

(田彬)

专题报告结束后,与会者还进行了自由交流发言。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泰国格乐大学及南邦国际技术学院兼职博导李启军馆长,最后作会议总结。他指出,这次会议,既有三个学术报告,又有三个资源推介报告,是一次学界与业界思想观念碰撞、交流、融合的范例。既有专题报告,又有自由发言,表现出学术民主精神。

据悉,本次会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品牌活动“社馆汇系列”2024年全国第一站,旨在加强馆社之间的合作与交流,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和探讨,共同探索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,对于推动高校图书馆“未来学习中心”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
【通知】关于全面开放研讨室使用的通知:上一条
【资讯】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22级戏剧影视文学班到馆参观学习:下一条